中国高等教育:高校领导干部必须具备担当精神与五大意识
信息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发布时间:2016-11-10|文:罗学科
(作者:罗学科 bob apple校长)
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在品质。
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下决心走出一条新路、干成一番事业。
从整体利益出发,站在学校事业发展全局的角度看问题、想办法、做决策。
党中央在全体党员中部署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是我们党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旨在解决党的思想建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所学内容,我谈几点自己对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精神与意识的体会
领导干部必须具备担当精神
所谓担当精神,就是在工作中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遇事儿不怕、不躲、不推卸、不漠视,遇到难题敢于挑担子、并努力想办法解决,这是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部门主要负责人最紧要的精神。好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敢于担当负责。愿不愿、敢不敢担当负责,既是工作能力问题,更是政治素质、胸怀修为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干部要有担当精神,"担当"二字成为他时常挂在嘴边,勉励、告诫党员领导干部的关键词。"为人民服务,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这是总书记为党员领导干部划出的"担当底线"。这几年,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系列工作,深刻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担当精神。具体到我们高等学校的工作,也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具备担当精神,担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就bob apple来说,当前学校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外部可获取的资源有限,发展格局受限,想求生存、谋突破,就得精耕细作,把每件事儿都做细、做实,苦练内功才会出效果,这时候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就显得更加的不可或缺、弥足珍贵。领导干部的精气神儿与担当精神,会带动影响学校整体的风气与面貌。在发展中遇到的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与解决,这光靠校级领导班子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从上到下都具备强烈的担当精神,主动自觉去思考、去想办法、去部署、去解决,一级抓一级、一个盯一个地落实下去,一步一步往前推,我们的工作才会真正取得成效。
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责任意识
所谓责任意识,就是在工作中不推诿、不扯皮,是你份内的事儿,主动自觉地揽下来,需要几个部门配合协调来完成的事儿,牵头部门要负起责任。任何一项大的决策与部署,最后都要有对口落实的负责人与部门,坚决杜绝互相踢皮球、谁都不管、谁也不问、决策部署流于形式的现象。对领导干部而言,责任意识也非常重要,这与担当精神是一体的,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在品质。
2012年11月,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简短的讲话中就谈到了责任:"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沉沉的担子。这个重大的责任,是对民族的责任,是对人民的责任,是对党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总书记的履新讲话内容虽然简短,但主题十分明确,厚重而鲜明的责任意识贯彻始终,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体现在工作中就是:心中有责任,对自己的岗位有敬畏精神。结合学校的工作,有好多临时性的、需要领导拍板的事项,领导干部一定要有责任意识,遇到事儿敢于决断,不能推上推下,逃避责任,错失发展的机会。对办学而言,首要的责任就是人才培养。比方说,我们在开展教学与学生工作时,怎么才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首先就是爱学生,其次就是会育人。当然,责任意识也体现在其他工作的很多方面,领导干部责任意识的强或弱,会影响、带动全校师生群体责任意识的强或弱,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是学校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生根的基本保障。今年年初,我们从校院两级,分别与上级、下级、同仁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安全保卫等一揽子的责任书,就是要强化领导干部群体的责任意识。
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发展意识
所谓发展意识,就是要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要发展,就要讲求科学。目标要明确,思路要清晰,方法要对头,奖惩要严格;要发展,就要加快步伐,原地踏步不是发展,节奏缓慢也不是发展。发展就是要不断创新,想别人不敢想、没想到的事,对认准的事不能前怕狼后怕虎。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勇于先行先试、快行快试,把学校的工作当成事业去追求,下决心走出一条新路、干成一番事业。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发展是第一要务,是重点,也是核心。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学校的首要任务同样也是发展。在今年的工作部署会上,我们提出了"抢抓机遇、苦练内功、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发展理念,也就是要求各个部门、各个学院、二级单位,积极寻找发展的机会。某些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大家的努力与成效得到了体现。"十三五"期间学校怎么发展,一般来说,有跨越式发展和小步慢跑两种方式。我们都希望学校跨越式发展,但是这更依赖于外部条件的变化和机遇,对于这样的机遇,我们要抢抓,并要做有准备的抢抓。比较而言,我更赞成小步紧跑的方式,更契合我们的实际情况,不错失任何的发展机会,时时刻刻把发展记在心头。
那么该如何推进工作,加快发展呢?我认为要加强学习。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尽量成为分管领域、职责范围内的专家,通晓业务,成为内行,找到解决方案。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学校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学校、学院、部门发展的领路人,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等教育的内行,这就需要去主动学习。同时,要抓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又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核心是落实,只有把事情落实下去,落地生根,产生实效了,才算圆满。要对工作紧抓不懈、常抓不懈,动脑筋、抓机遇、做实事,把学校战略部署一步步落实下去,一级级做扎实。对自己分管负责的领域要一盯到底,和下级一起分析、研判问题,共同指导具体工作的实施,对重要事项要有反馈和调节机制,形成闭环系统,而不是粗放地开会布置就算完事。
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全局意识
所谓全局意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局观,在工作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整体利益出发,站在学校事业发展全局的角度看问题、想办法、做决策。
对于学校领导来说,全局意识首先是全校一盘棋,不仅关注自己分管的业务领域或联系的二级单位情况,也要关注全校性、全局性的工作,在提出意见时,要慎重考虑全局利益;对于学院领导、中层干部来说,全局意识就是对下能够站在所处单位的全局来处理问题,对上能够站在全校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能只考虑个人部门的利益,要有全校一盘棋的思想,兼顾学校利益与部门利益的统一,局部利益服务于全局利益。各级领导既要对分管工作有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也要对全局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当学校战略调整与分管业务、部门利益有冲突时,领导干部更要有大局观,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率先执行、落实学校部署,而不是消极被动,等待观望。我们任何事情都要从学校的整体发展全局来看问题、做决策,任何决定都应是建立在全局发展、科学决策的基础上。
在工作中怎么强化全局意识,这就需要大家"平等交流,互通情报",召开会议、讨论问题。在交流过程中,所发表的见解一定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以科学决策为基础,有相对完整的逻辑和体系,可以参考、借鉴、学习兄弟院校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更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判断,不是为了什么目的赞成或不赞成,也不是人云亦云或者人说东我说西。切忌高谈阔论、空谈误校。会上交流意见,核心要求就是考虑大局、事实充分、有理有据。
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规矩意识
所谓规矩意识,就是明白做人做事的底线,不触红线、合规开展各项业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是被总书记反复提及,并且明确强调要摆在首要位置的。我们开展"两学一做",就是要学习党章党纪,重温党的纪律、规矩,明确底线,做合格党员。
要立规矩,建章立制,扎牢制度的笼子。今年是我们学校的制度建设年,核心任务是完善制度建设,健全制度体系。我们要把制度建设作为立规矩的机会,各位领导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要研究,要抓重点,抓骨干制度,在全校范围内的所有业务领域上立明规矩、破潜规则,以好的制度来激发办学活力,激发内生动力。让全体党员和教职员工明白,在业务开展中,应该如何做事、怎么做成事、怎么做好事。让大家规规矩矩做事,而不是无章可循、没约束、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在制度完善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开展调研时,领导干部要多走访基层,实地了解情况,了解师生的真实需求、了解教学科研业务的真正现状,在制定或完善各项制度方案时做到接地气,契合实际,有的放矢。
要讲规矩,做好宣传教育。通过集中性的学习讨论,掌握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经典论著的核心要领,明确规矩的底线。同时,认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制度内容,办事流程,工作要求,做到遵守制度,照章办事。此外,要守规矩,建立报告制度。在工作中,一旦发现苗头性问题,就要加以警醒,属于个人权限范围内能解决的尽快解决,需要集体讨论决策的,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集体讨论解决。
领导干部必须具备成本意识
所谓成本意识,就是在工作中学会算账,知道工作中我们花了哪些、花了多少,都是怎么花的,其中哪些是该花的,哪些是可以节省的,哪些是被浪费掉的,对各自权限内的业务事项心中有本账,有数据的概念。这里所说的成本意识,一个是指资源和经济成本,一个是指人力成本。
在工作中,要有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的意识。强调精细化管理,各个部门特别是后勤部门、资产部门、财务部门,要时刻把节约放在首位,记在头脑里。五月初,学校开展了校园节能减排的活动,就是希望各位领导干部心中能够拧紧"节约资源"这根弦,从小事做起,节水节电节资源。当你路过空着的亮灯教室时,能够随手把电源关上;当你看到坏的水龙头在哗哗流水时,能想起来马上打电话报修。怎么在资源使用上精细化管理,我想就是要观测各类业务领域水电气资源的日常数据,理清各单位的资源使用情况,用数据分析,查找可节约的空间,把节约工作持续抓下去。
另外,成本意识包括并特别包括人力成本。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最为宝贵。有同志跟我反映,说现在会非常多,每天都忙着开会。我想,若是大家都天天忙于开会,哪还有时间干活,哪还有时间想发展。占用人力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因此我们尽可能地开小会、开短会,能电话解决的问题绝不开会,能3个人解决的问题绝不找5个人、8个人、甚至是10个人开会。在开会时,领导干部作报告简洁明快,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下属向领导汇报要开门见山,提纲挈领,不东扯西扯,切实改进文风会风,提高会议效率。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两学一做",学是基础,做是关键,需要我们全校上下同心同德,按照学校"抢抓机遇,苦练内功,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理念,拿出"钉钉子"的恒心与专注力,一步一个脚印,把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抓好落实,把"两学一做"活动取得的成效,落实到工作作风的改进上,落实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落实到科研水平的提升上,落实到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上,落实到管理水平的提高上,真正使"两学一做"活动发挥应有的成效,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