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印学子星光熠熠,逐梦路上荣耀加冕(二)
信息来源:大学生记者团|发布时间:2024-08-09|文: |编辑:何若涵 曹文露
少年的征程充满未知与冒险
滴滴汗水,博学多闻
铺就了梦想之路
他们用拼搏将自己的名字留在奖状上
烙印在每一个记录成长与变迁的记忆里
热爱为先,坚定艺术深耕之路
设计艺术学院 于金艺 2023年安徒生国际艺术奖金奖
于金艺,设计艺术学院2022级版绘专业学生,在2023年安徒生国际艺术奖评选中,她的作品《遇见·童趣》获得金奖,《遇见·远眺》和《遇见·小憩》获得铜奖。提及参赛的契机,于金艺回忆起大一暑假在画室里尝试临摹绢本宋画小品、学习作画技法的时光。当时她的画作大多以温馨治愈、可爱阳光的孩童为主,与安徒生国际艺术奖的主旨十分契合,于是于金艺从中选取了三张作品进行投稿。
这次比赛是于金艺第一次进行水墨创作,无论是技法还是选材,她都需要从头慢慢摸索,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创作期间,于金艺不仅请教了学院多位老师,还在网络上不断学习。画作中融合了她写生时在山西冰天雪地里看到的小羊羔,于金艺感慨道:“自己走过的路,或者经历过的事,都会在自己的画面上呈现出来。”
设计艺术学院的老师们鼓励学生们要带着自己的想法并坚定地走下去,学院里艺术创作氛围浓郁,师生情谊也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增进。“我很感谢老师们对我们的不吝赐教,我们从老师身上潜移默化吸收到很多知识。”这次获奖让于金艺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的专业,也让她真正找到一条以后会坚定走下去的路。
对于艺术专业的同学而言,于金艺认为要找到并坚定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向,有的放矢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此同时,课下的探索和实践也是极其重要的。于金艺会在课下阅览书本、参观展览、与朋友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丰富自己。于金艺认为要不断向内输入,相信自己,督促自己不断进步,“画从画中来”,不用过分纠结于绘画技法和逻辑,遵循自己的感觉就好。
比赛过后,于金艺更加坚定了自己想要考研继续学习中国画的想法,她力求通过学生时代的学习和积累,让自己的绘画形成独特的风格和体系。“以后为生活奔波的路还很长,现在就要继续坚持自己热爱的事,起码这十年之内要一直画画,一直在学校里学习。”
于金艺对同样热爱艺术的学弟学妹们寄语:“热爱为先,人总得有信仰,一定要先找到自己可以为之付出的事,别停下学习的脚步,别放弃对热爱的渴望。”
采写:高宜娜
新闻传播学院 张一骢 “青创北京”2024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专项赛金奖 北京市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一等奖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一骢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并在“青创北京”2024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金奖、在北京市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竞赛似远途,让他在前行中收获友谊与成长;获奖非终点,进取便是前路。
北京市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比赛是张一骢第一个获奖的市级比赛。为使演讲稿内容更加丰富、论证更加完善,他不断阅读以查找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他认为在比赛过程中,老师与同学的帮助必不可少。通过吸取他人经验建议,张一骢能够使演讲内容更加贴近主题,并不断加强演讲内容的专业性与权威性,从而让自己的演讲更具说服力。
备战宪法比赛的过程是艰辛的。在进入复试后,张一骢面临的便是随机命题的比赛形式,这意味着他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全部命题都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最终以稿件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对他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分类整合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在备稿结束后如何背稿更是一个难题,张一骢通过踏实的行动放下心、沉住气,将稿件全面印刻在脑海,在比赛时沉着冷静脱口而出,最终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次的成功为张一骢带来了信心与勇气,在丰富宪法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他开始对更多比赛产生兴趣,并一步步向更加卓越的方向前进。
今年,张一骢参与了“青创北京”2024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加入一个团结而默契的队伍后,通过会议交流各自想法,不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在不断的打磨讨论、并与指导老师沟通学习后,大家共同努力,结合行业的具体信息,做好策划与市场分析,一路攻坚克难,最终荣获金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张一骢希望同学们抱着学习的心态积极参加不同竞赛,“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是令人愉悦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比赛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他希望学弟学妹可以享受过程,以竞赛为契机,不断坚定自己锐意进取的方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采写:李心怡
机电工程学院 房凯阔 第六届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企业赛道二等奖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普遍的社会愿景,而科技创新是节能减排的关键要素。在专业老师的推荐下,2022级自动化1班的房凯阔踊跃报名,参加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得了企业赛道二等奖。
在参赛过程中,房凯阔认真学习“供热管网风险评价与寿命预测”选题的背景资料,并进行实地考察。他和团队利用网络查阅关于管道老化的风险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结合AHP-熵权法等方法量化各级失效因素和失效后果的影响,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估模型,为提高供热管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依据。他还探索了用单片机STM32的温湿度对管道进行监测,宝贵的尝试给他带来全新的体验。
“因为这个竞赛是以小组为单位参赛的,需要分工合作负责,这培养了我们团队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谈及自己的团队,房凯阔表示在确定风险评价之时,他们想到用ASP生产技术改善作品,这个复杂的数学模型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挑战。但团队之中会有合作、互补,大家一起开组会进行“头脑风暴”,这帮助他们逐渐攻克掌握了ASP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房凯阔十分感激焦老师在百忙之中对团队研究进展的关心,并为他们指明了方向。在老师和同伴们的鼓励支持下,房凯阔朝着更高的科研目标不断攀登。
对于未来想参加竞赛的同学们,房凯阔也欣然分享了自己的建议。首先要寻求导师的指导,老师手中可能会有关于比赛或项目的专业资料以供参考。其次,团队分工很重要,合理安排每个人的工作,可以减少争吵与磨合。此外,还可以求助参与过比赛的学长学姐,听取他们的比赛心得。
有志者,事竟成。回望比赛经历,房凯阔认为自己不仅掌握了竞赛项目的分析步骤、方法探究,还知晓了节能节水、低能减排的相关知识,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随着科创经验的增加,房凯阔对自己未来的专业研究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采写:马鸿儒
经济管理学院 吕梦洁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大赛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大赛力求让参赛师生从心灵深处感悟红色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为大学生树立起家国情怀,自觉担当起传承红色基因的重任,筑牢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之基。经济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21级的吕梦洁正是秉持着这样的初心,参与了此次赛事,与团队共同创作了《“乱石有崎岖,听征车撼石声”——关于石景山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的红色文化传播》的微视频。
在调研过程中,参赛团队向当地居民征集了众多与模式口村历史文化有关的老照片和老物件,向大家展现了“模式口文化”的红色文化底蕴。吕梦洁作为团队的负责人,面临的最大考验就是组织能力是否过关。由于前期的线上沟通和线下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线下随机采访时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与团队成员协调拍摄角度、与管理人员的沟通,尤其是与当地居民的沟通以及团队情绪的调整等。随着这些困难的逐一攻破,调研工作才得以顺利完成。
谈及此次比赛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吕梦洁认为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从团队的人员确定,到拍摄的主题、地点和时间等基本信息,都要有自己的特色,这就需要收集文献和资料等,通过线上的采访和线下的调研,挖掘到更深更有价值的信息。另外,参与大型比赛的战线会比较长,需要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一个考验毅力的过程,兴趣的加持会帮助自己克服这些困难。最重要的依然是专业素养,吕梦洁建议大家平时要多注意积累,留心老师提到的时事热点,结合自己的兴趣,不断加强学习,进行深度探索,提升自己的输出水平。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吕梦洁在一次次比赛中不断增强专业素养、提升自身实力,脚踏实地,践行所学,将在每一次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更好地应用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
采写:张斯涵
岁月赋予每个人以青春的赠礼
心怀壮志、勇于攀登的勇士们
伴随着一路星光
披荆斩棘,勤学不辍
燃烧着青春的生命之火
熔铸成独家记忆里的荣耀和徽章